原標題:
吳忠公共法律服務組團參與鄉村治理
律師資源匱乏,鄉鎮分布偏遠,如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法律服務?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給出了答案——由政府購買法律服務,選聘140名律師和26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全市558個村(社區)擔任法律顧問,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;大力開展農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培養工程,對選拔出的人民調解員、村網格員、致富能手進行培訓,幫助他們成為“法律明白人骨干”“法律明白人”。截至目前,吳忠市已累計選拔培養“法律明白人骨干”2400余人、“法律明白人”7萬余人。
吳忠市司法局副局長劉學芳告訴《法治日報》記者,法律顧問把法治宣傳教育作為基本工作職責,組織“法律明白人”和普通群眾學習憲法、民法典等法律法規,通過以案釋法、寓教于法,增強群眾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?!胺擅靼兹恕痹趨⑴c脫貧攻堅、法治宣傳、基層治理、矛盾糾紛排查調處、鄉村文明實踐等活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,逐步成為農村政策法規宣傳員、社情民意信息員、法律服務聯絡員、矛盾糾紛調解員、社會事務監督員。
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
“多虧了柴麗律師,不但給村民提供法律咨詢,還幫村委會到法院打官司,把張某拖欠的9.15萬元土地流轉費要了回來?!?020年12月2日,青銅峽市葉盛鎮正閘村村支書席正軍告訴《法治日報》記者,村里有了法律顧問,村民維權打官司猶如有了“智多星”。
2019年7月,寧夏韓烈律師事務所律師柴麗受聘為葉盛鎮正閘村等5個行政村的法律顧問后,每個月都要到這5個村進行法律服務一次,每次至少8個小時。通過現場咨詢、現場講座、微信互動、電話解答等方式,為村民開展法律服務。
“目前,我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、咨詢服務50余次,到村里開展法治宣傳講座10次,得到了村民的認可和信任?!辈覃惛嬖V記者,律師下沉基層,不但能及時化解一些矛盾糾紛,還可以幫助村民把維權成本降到最低,這讓律師也很有職業獲得感。
2018年,吳忠市針對全市法律服務人才分布不平衡情況,充分考慮每名律師的業務水平、各村組的現狀特點,合理配置法律顧問,切實把能力素質好、自身業務精的骨干律師放到矛盾較為突出的行政村,動員市區一些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律所以整村包扶的方式簽訂協議,幫助邊遠、落后村廣大群眾解決實際問題。通過整合律師資源,每位律師平均擔任5個村(社區)的法律顧問,實現了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。
兩年多來,村居法律顧問共解答群眾法律咨詢8500余人次,提供法律意見建議、指導制定村規民約等860余條,開展法治體檢走訪企業39家,多次幫助企業防范和化解法律風險,開展法治宣傳、講座230余次,代理法律援助案件85件、訴訟案件265件,為群眾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560多萬元。
遇事先找“法律明白人”
村居法律顧問工作的另一個重心就是積極開展法治講座、典型案例解讀,通過以案釋法、寓教于法,增強群眾的法治觀念與法律意識。而這其中,接受培訓最多的還是農村“法律明白人”。
2018年,吳忠市啟動培養農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工程,以村組“法律明白人骨干”牽頭,通過有計劃、有重點、有步驟地在普通農民中選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宣講能力的村民,經過系統法律培訓,使其具備一定的法治觀念、法律素養和運用法治思維、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,進而影響和帶動身邊農民遵法學法守法用法,提高鄉村治理水平。
截至目前,全市農村各村民小組至少有1名“法律明白人骨干”,35%以上農戶家庭有“法律明白人”。
遇到鬧心事先找“法律明白人”,這是剛剛邁上小康之路的鹽池縣村民的共識。日前,東方物探天然氣項目施工方在高沙窩鎮長流墩村勘測時,不慎壓壞村民陳安川的草原和圍網。獲悉情況后,陳安川沒有阻擋項目勘測車輛,而是找到村委會“法律明白人”趙紅林說明情況,由村干部去查看被損壞情況,拍照后報項目施工方核準賠付?!翱睖y作業車輛壓損草原圍網有統一賠付標準,鬧仗擋工白費吐沫星子哩?!标惏泊ㄕf。
“過去鎮里每逢項目施工村民就阻擋,獅子大張口?!丙}池縣司法局高沙窩司法所所長李慧斌說,如今村民遇到項目施工損壞地界等現象,先到司法所或者村委會向“法律明白人”咨詢有關政策規定,查看施工協議。2019年前5個月,司法所調解了此類糾紛56起,而2020年只有8起,村民阻擋工程現象銳減。
創新機制常態化運作
近期,在法律顧問寧夏世侖律師事務所律師何謙和“法律明白人”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黨支部書記張麗萍的共同努力下,金星鎮金花園小區業主委員會決定通過訴訟維護業主權益。
原來,該小區B區5個地下車棚被長期占用,未移交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進行管理。網格員將情況反映給社區“法律明白人”后,業委會邀請法律顧問召開民情協商議事會,最后決定通過法律訴訟依法解決問題。
村居法律顧問加上農村“法律明白人”,共同參與農村基層治理的化學反應在吳忠市已然顯現。為使這一創新機制常態化,吳忠市所轄縣區也采取半購買半公益方式,由政府給予法律顧問適當的交通、食宿等工作補貼,確保每年每村不少于2000元。兩年來全市共支付法律顧問經費達230萬元。
同時,吳忠市在全市農村廣泛開展建設一所法治講堂、設置一個法治宣傳欄、建立一個法律圖書室(角)、設立一個法律顧問室、組建一支法律志愿者隊伍、建立一個網絡平臺的“六個一”創建活動,為農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履行職責、發揮作用搭建了平臺。
去年摘掉貧困縣帽子的同心縣人口38萬余人,但萬人律師擁有量遠低于全區平均水平,律師資源匱乏。全縣12個鄉鎮,從縣城到韋州、張家塬等鄉鎮要走蜿蜒山路80多公里,律師開展法律服務非常困難。
2020年4月,同心縣司法局整合法律服務資源,在3個鄉鎮的52個行政村試點開展“司法所+法律顧問+法律服務隊員”工作模式。法律服務隊員主要由“法律明白人”擔任,都是本鄉本土的退休老干部、村上老黨員,他們知政策、有威望、懂法律、熱心群眾工作。
試點以來,法律服務隊開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普法宣傳156場次,成功調處矛盾糾紛170件,收集社情民意信息43條,累計接待和解答群眾法律咨詢達600余人次。目前,這一工作模式已在同心縣12個鄉鎮鋪開。(來源法治日報記者申東)